[滑起來]究竟Google Pixel 5 是不是好夥伴?

--

第一次一點一滴存錢買一支手機,當然要好好記下跟分享心得

2020年Google推出了年度"旗艦"機種Pixel 5來接替2019年的Pixel 4系列,這一次Google不搞不同螢幕尺寸,只推出了一種規格的Pixel 5。相信大家對於Google本身的手機比較陌生,因為Android市場上有太多廠商百花齊放,也有各自獨家的特色功能讓消費者做選擇。近年Pixel系列手機在台灣開始有討論度,讓大家除了iPhone之外,還有一個軟硬體都出自同一間公司的手機選擇。

搭配原廠織布保護殼

本篇主要分為5大主題來討論Google Pixel 5到底是不是好夥伴,以及最後我的個人觀點分享。

1. 外觀

2. Google原生Android 11系統

3. 相機表現

4. 一天使用電池續航

5. 主觀心得

外觀

這次Pixel 5延續先前Pixel 4系列以及後繼4a機種的相機模組擺設,在左上角有個黑色的區塊,裡面包含一顆1220萬像素ƒ/1.7廣角主鏡頭和1600 萬像素ƒ/2.2超廣角鏡頭。值得注意的是,Pixel 5的超廣角鏡頭只有107度,相比大部分製造商使用的120度有比較窄的視野,不過優勢是邊緣產生的變形較小。

指紋辨識回歸到背後,比起Pixel 4的臉部辨識模組成本較低,比較樸素的規格。不過平凡的設計在2020年顯得特別有用呢(笑

這次機身採用再生鋁合金為基礎,中央挖孔安裝無線充電線圈模組,最後再噴上一層樹酯,使Pixel 5有獨特的顏色與觸感。

正面左上角塞入一顆800 萬像素ƒ/2.0前置鏡頭,採用全螢幕設計並且四邊邊框等距,讓正面看起來平衡舒服。

底部有USB type-C充電孔與喇叭,值得注意這次Pixel 5除了底部喇叭模組,取消了聽筒採用螢幕振動發聲,機身任何部份都可以聽到通話聲音,但戶外外放效果會有限制。

電源鍵使用電鍍的設計,看起來很有質感。

對了,盒裝內容應有盡有,還不囉嗦環保議題。詳細規格可以上Google store查看。

Google原生Android 11系統

Pixel系列手機一直都搭載Google原生Android系統,搭配自家的些微調整,相比其他製造商來說顯得比較樸素單純。目前有些方便的功能缺少,比如:螢幕長截圖、雙擊關閉螢幕等功能,是我從原本Asus Zenfone 5z轉移過來後發現的,系統層面功能的差異。

不過Google還是有為Pixel 5帶來許多富有巧思跟獨有的功能,以下就來討論幾點日常使用情境覺得方便的部分:

Live Caption

選項在音量調整條下,可以快速開啟和關閉,對於沒有字幕的聲音可以即時產生,不過僅限英文

音樂辨識

麥克風預設是常開,因此除了常駐的Google語音助理可以說Ok, Google喚醒外,Pixel本身會聆聽環境音樂,並且自動辨識顯示在待機畫面

Google Pay快捷

長按電源建後,可以在這裡叫出Google Pay並選取付款卡片,也可以自訂付款應用

相簿人像打光

小白點可以自由選擇光源,藉由Google本身的大數據去運算,呈現自然的補光效果

相機表現

這次Pixel 5承襲Google一貫強大的AI運算與大數據支撐,使照片成像有非常高的水準,甚至在少數情況可以省去攜帶相機的麻煩。Pixel 5主鏡頭使用的Sony IMX363感光元件自Pixel 3系列就開始使用,來到2020年相比其他不斷進步的製造商,硬體方面有稍微落後的部分,不過Google工程師跟這顆感光元件相處了這麼久,對於參數調教跟問題debug應該非常得心應手,也讓Pixel 5能有毫無疑問的好表現。

這次有兩個特別的地方:Google不給使用者手動選擇連拍,而是依照按下快門的當下,如果拍攝主體在移動的話會自動擷取一串照片讓我們後期做選擇;另一個部分是HDR+選項被拿掉了,也是Google依照場景智慧辨識。

先來看白天的成像表現

人像模式

再來看晚上的成像表現

使用2x拍攝

開啟夜間模式

開啟天文攝影模式

手機自動偵測到腳架後會自動開啟天文攝影模式,依照當下場景進行不同時間的長時間拍攝。時間內會拍攝多張照片進行後期疊加跟降噪。

一天使用電池續航

現代人使用手機,電池續航表現是最重要的部分,再厲害的功能沒有電力支撐都不厲害。目前電池技術在瓶頸上頭,因此只好將其他組件做得更省電,例如今年的Apple使用5nm製成的A14 Bionic晶片,達到更省電的功耗表現以彌補減小的電池容量,或是像普遍的Android廠商增大電池容量和不斷開發高瓦數的快充技術。當然,兩者各有缺點,因為過度優異的晶片讓售價創新高,又或者是高密度大容量鋰電池更有起火的風險,這些都是廠商要去斟酌和消費者依靠自己的需求與評斷。

這次Pixel 5採用的是4080mAh的電池容量,在現在的Android手機中算是中等偏大的規格,也因此基本上不必去擔心電池續航力的問題。

我分享自己的使用習慣:

社群、網頁、YouTube、拍照和長期開啟藍芽連線智慧手錶

以下附上一天工作電池使用的情形給大家參考

早上7:30出門後到晚上19:20的形情,期間都沒有進行充電。

主觀心得

剛開始進入5G世代,在電信業者尚未將基地台普及化的時候,手機連線到5G網路會是非常耗電,可以參考很多YouTube評測。與此同時,兩大廠商Apple與Google打造的iPhone 12系列跟Pixel 5雖然是旗下支援5G訊號的手機,但是因為成本關係可以明顯看到做出了很多妥協,兩邊都有讓人覺得可惜的部分。最重要的:

愛你所選,選你所愛

Apple方面沒有改善iPhone 11的鏡頭耀光問題,在12系列中依然明顯可見,改成經典平面邊框設計後,我有親自去台北101蘋果直營店試玩,個人覺得這種設計只適合在iPhone 12 mini和iPhone 5這類小手機上,在現代追求大螢幕的體驗,反而因為平面邊框而變得卡手。我其實非常喜歡iPhone 12 mini的手感與硬體配置,本來想要買下去的QQ,但是考慮到儘管使用A14晶片,再省電的晶片配上低電池容量硬傷,續航力肯定會打折扣。在購買前也看過很多使用心得甚至省電教學,但我認為使用者不應該配合手機而有使用限制,而是使手機成為無虞的生產力工具。

當然,Google也在Pixel 5上拿掉一些可以增加效能表現和創新的功能,例如重要的Neural core晶片,對於照片處理運算有顯著的表現,能夠加速拍攝後複雜的運算的速度;又或是Soli雷達,能夠讓手機知道環境動態,也讓使用者可以隔空操作。最重要的是這次沒有採用今年的Qualcomm旗艦晶片Snapdragon 865,只用上中階的Snapdragon 765G晶片,在效能跑分上差了iPhone 12一截,儘管大部分使用環境並不會有差異。但也是這些犧牲才能讓這次進入5G世代的Pixel手機可以有新台幣18990的售價,否則定價一定超過2萬元。

總結來說,Pixel 5是介面單純、充滿小驚喜的手機,加上Google的拍攝AI運算,是一隻CP值極高的手機。Apple與Google的手機各方面擁有極相似的表現和全螢幕手勢,漸漸地選擇平台是唯一的問題需要使用者去思考。

--

--

彭依愷 davidwithp
彭依愷 davidwithp

Written by 彭依愷 davidwithp

Born in late 20 century. Sharing my experiences in this corner.

No responses yet